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挂板安装高度18m。 项目设计使用寿命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一级,地震设防7度。
葡萄博览园概念设计基于葡萄类季节性更替变化规律特色为理念参考出发。
因为在一年四季中的每一季节都会形成不相同的活动内容,而这每一年的季节性特色可以被很好的融入葡萄园的设计中去
季节性特色的园区功能面向的是季节性的参观人群及其所选择的不一样的交通工具。
季节性特色也会带来季节性颜色变化的葡萄博览园。
葡萄博览园的核心主题轴线是一个蜷曲的葡萄藤蔓抽象引申而成,连接此主题轴线交通的其他交通路径都按照园区现有路径布局形成。
整个园区的交通路径和建筑都可以看作一个生长的围绕葡萄形态而展开的元素构成,建筑物作为这一元素构成与景观道路一起能够在空间上延伸起伏,形成高低绵延而又相互连接依存的艺术效果,灵活多变而又满足功能需求,并且突出园区主题。
整个园区的参观路径成高低起伏,类似浮动天桥一样,在高处你能看到周围360度的美丽景致, 这些交通路径搭配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步行,可以骑行,可以乘坐特制的绿色能源交通工具等等。
园区内一些参观通道和浮动天桥通往并分布在支路网以及湿地景观地带,形成高低不同的观赏路径。
建筑被设计成环形。并形成开放的空间,可以骑自行车或电动汽车参观葡萄博物馆,另外博览园将会使用许多互动媒体(包括主题投影,未来葡萄园规划展望,著名酒庄及酒厂生产等内容)
主要智能温室和其他配套温室都配有互动信息面板和交互装置供为游客使用。
整体设计上我们希望保持现有的景观特色,及大多数现有的路径将会被保留并且加以重新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博览园中心轴线和它的扩展景观将是是唯一的人工景观区域。园区人工景观区元素和规模应紧密协调自然形成和谐的衔接。
在北边的主入口处设计布置一些围绕葡萄主题的雕塑为标志物来引导。
通过一片疏林通道进入到一个车辆交换接待站点,在这里可以将汽车更换为园区内的配置车辆(电动汽车 自行车等),通过这个交换点后的主题道路和支路都是绿色设计的通道。
首先 整个园区的主轴线将葡萄博览园所有配套建筑及景观节点及个绿色交通网协调连接起来。
其次,我们沿着整个园区的参观主轴交替设置休息区和野餐区,主题广场,信息查询点,参观温室、多功能室,交通工具换乘点等。在湿地保护区我们有相关的的配套设施:日光浴室、钓鱼休闲、游船观览等。周围的现状密林以及新配置的林地都相应的设置了这些必要的景观节点和旅游景点。